钢筋数据输入界面如图4.59所示。
图4.59
1) 断面-点钢筋
断面点钢筋数据输入分差别位置接纳钢筋数量和钢筋间距结合的参数控制方法。腹板箍筋规模内的点钢筋接纳数量控制方法。悬臂上、下缘点筋,顶、底板非主筋点筋,腹板外侧点筋,箱室内顶、底点筋,箱室内腹板点筋均为钢筋间距控制方法,差别位置间距离开控制。点筋是否对齐、安排位置等情况可在“绘图设置”中的“钢筋”菜单中进行设置。
2) 断面钢筋的控制
a) 断面-点钢筋
断面点钢筋的钢筋数量表计数规则有“顶缘倒角点钢筋并入腹板”和“腹板纵筋包括腹板加宽”两项,具体控制效果见图4.60,该选项仅影响钢筋数量的统计,而不影响钢筋安排。
图4.60
b) 断面-悬臂及边腹板
悬臂横向钢筋、边腹板筋和底板筋的关系有4种处理方法,划分为:悬臂和边腹板筋离开-无圆弧,悬臂和边腹板筋离开-有圆弧,悬臂和边腹板筋合并,悬臂、边腹板、底板筋合并。4种处理方法的钢筋设置见图4.61。
图4.61
悬臂钢筋伸出LX仅适用于悬臂和边腹板钢筋离开的情况,悬臂钢筋伸出长度见图4.61。
a) 钢筋位置考虑斜腹板修正
该选项仅影响钢筋平面图上斜腹板两侧纵向线钢筋的安排,具体控制效果见图4.62。
图4.62
3) 箍筋安排形式
软件支持4种箍筋安排形式,划分为:一个箍筋、巨细双箍筋、交叉双箍筋以及箍筋加拉筋,差别箍筋形式示意见图4.63。
图4.63
“交叉双箍筋”和“箍筋加拉筋”均有A、B两个选项,选类型A则仅在腹板变厚段安排,选类型B则在全腹板规模内安排。
4) 钢筋立面间距
“钢筋立面间距”控制立面的箍筋安排,包括标准段箍筋间距、加密段长度以及加密段箍筋间距,参数“中墩箍筋加密段长Z1”、“边墩箍筋加密段长Z2”支持输入多个数值,用以划分控制各其中墩及边墩两侧箍筋的加密段长度。
“顶底缘横向筋与箍筋对齐”勾选之后,钢筋立面图中梁上、下缘的点筋(断面图的横向钢筋)相互对齐且凭据箍筋安排间距绘制。当不勾选时,此时“顶底缘横向筋”被激活(见图4.64),需要对上、下缘的点筋间距进行设置。
图4.64
5) 钩子钢筋
钩子钢筋的输入参数见图4.65。
图4.65
H1、H2、H3:钩子钢筋横向安排间距;
V1、V2:钩子钢筋纵向安排间距。
钩子钢筋必须设置在横、纵向钢筋的交点处,当输入的钩子钢筋间距不是横(纵)向钢筋间距的整数倍时,程序凭据输入的初始值调解,找到一个最接近初始值的横(纵)向钢筋间距的整数倍,作为设置钩子钢筋的间距。
6) 变宽控制
该部分包括边变宽梁钢筋图绘制的一些功效控制选项。
a) 输出多个截面
通例的等高连续梁的断面钢筋图仅输出边墩、中墩和跨中三个断面。而关于变宽梁,由于断面不绝变革,各墩墩顶、跨中断面均差别,无法统一归类。勾选该选项,可以输出每个墩顶和跨中的断面。
b) 纵向变宽插入钢筋(不选扇形)
对变宽箱梁,梁宽不绝变革,顶底板宽度不绝变革。为了适应该情况,软件为顶底板纵向钢筋的设置提供了两种设置计划。划分为:插入纵向钢筋和钢筋扇形安排。勾选“纵向变宽插入钢筋(不选扇形)”,则以插入钢筋的形式来适应顶底板的变宽,此时钢筋间距稳定。不勾选则通过设置扇形安排的纵向钢筋来适应变宽,此时沿着纵桥向,纵向钢筋间距不绝变革。
c) 平面绘制全部纵向筋
钢筋平面图绘制出全部纵向钢筋。
d) 纵筋根数按平面计(变宽勾�。�
e) 断面中间设置调解间距
顶板箱室顶缘纵向钢筋安排有时无法满足恰好全部等间距安排。勾选该按钮,则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间距调解钢筋,以满足除该钢筋外的其他钢筋均等间距安排。如不勾选,则在腹板顶缘纵筋边上设置间距调解钢筋。
f) 腹板截断钢筋延伸
对变宽导致腹板数变革的情况,被截断的腹板内,腹板纵向钢筋一般比腹板长度稍长。该按钮控制被截断的腹板纵向钢筋的延伸长度。
7) 钢筋表格说明
钢筋表格中可输入差别位置的钢筋类型、直径等信息,见图4.66。
图4.66
其中,差别编号代表差别位置的钢筋,其漫衍具有一定的纪律,具体如下:
101~110:断面顶、底缘列位置纵向钢筋;
201~202:断面悬臂下缘和边腹板外侧纵向钢筋;
301~305:断面横向钢筋,包括顶板上下缘、底板上下缘以及悬臂下缘横向钢筋;
401~405:腹板内钢筋,包括腹板标准段和加宽段箍筋以及腹板内竖直钢筋;
601~604:断面箱室倒角线钢筋;
709:横梁与腹板的倒角钢筋;
1002:梁断面内侧纵向钢筋,包括边腹板内侧纵向钢筋、中腹板两侧纵向钢筋;
1005:钩子钢筋。
8) 横向钢筋安排
程序提供五种横向钢筋安排方法,包括“绘制局部-中间正交”、“中间正交-端部重叠”、“中间正交-渐变过渡”、“全部扇形安排”与“中间扇形安排”。
参数“边墩平行段Z3”、“中墩平行段Z4”用来控制中墩与边墩处横向钢筋平行结构线安排的距离。
中选择“中间正交-渐变太过”时,参数“过渡段长度Z5”激活,用以控制边(中)墩处平行钢筋到跨中平行钢筋之间太过段的长度。参数具体寄义见图4.67。
图4.67
9) 钢筋�;げ闵柚�
钢筋纵向�;げ悖鹤萁畹搅憾说木嗬�;
断面外顶�;げ悖憾厦娑ゲ烤槐;げ�;
断面外净�;げ悖憾厦嫱獠啵ǔザ厦娑ゲ浚┚槐;げ�;
断面内净�;げ悖憾厦嫦涫夷诰槐;げ�。
10) 边腹板曲线控制(大悬臂)
针对大悬臂情况的设置选项,勾选后将激活“断面-边腹板钢筋控制(大悬臂)”,如图4.68。
图4.68
a) 边腹板不配置受力筋
关于大悬臂情况,边腹板在受力上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腹板,勾选该按钮体现边腹板不配置受力主筋。
b) 边腹板不配置箍筋
关于大悬臂情况,边腹板在受力上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腹板,勾选该按钮体现边腹板不配置箍筋。
c) 边箱底缘加水平钢筋
大悬臂情况下,边箱底缘加水平钢筋。
d) 悬臂勾筋至边箱
大悬臂箱梁断面,钩子钢筋安排至边箱处。
11) 骨架钢筋
勾选该选项体现配置骨架钢筋,不勾选则不配置,功效和“钢筋骨架”界面下的按钮一样。
12) 增强钢筋
增强钢筋安排在受拉区,软件提供了4种增强筋的安排方法,划分为:不增强钢筋、点筋侧面并置、点筋上下并置、点筋中间插入。具体安排形式如图4.69所示。
图4.69
注:顶缘增强筋长度为输入长度,底缘增强筋长度为(跨径L-2*输入长度)。